作为国家级书法艺术的最高奖项,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仪式昨日在浙江绍兴举行。
此次大赛中,我省依然斩获颇丰:吴行拿到了极具含金量的“艺术奖”,牛耕等7人的作品入选“佳作奖”二、三等奖,张典友获“理论奖”二等奖。
近年来书法豫军骤然崛起,不仅形成了大气、豪迈的“中原书风”,而且奠定了我省书法大省、书法强省的坚实地位。
中原书法为何能在全国一枝独秀?书法豫军的崛起又能为文化强省的打造提供哪些思路与借鉴?
河南商报记者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采访。
中原书法之势
上世纪80年代还是“无名小卒”,如今成全国翘楚
你知道吗?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河南书法其实只是无名小卒,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
但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今天个性鲜明的“中原书风”和创作上的一枝独秀。
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周俊杰回忆说,“中原书风”的提出肇始于1986年。当时我省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了一个“河南省中青年书法家十五人墨海弄潮展”,以群体形式推出中青年书家,轰动中外书法界。
书展序中,“中原书风”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它反映出河南书法群体豪放、博大又不失灵气的一种创作风格。
而这些年涌现出的大家、名家更是数不胜数:老一代有陈天然、王澄、张海、王宝贵等,晚一辈则有宋华平、吴行、米闹、胡秋萍等中坚力量。
2005年岁末,张海以高票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更是将河南书法带入另一个顶峰。
再拿最具含金量的书法大奖兰亭奖来说,开办四届以来,我省次次斩获颇丰。
“几乎每年兰亭奖创作奖的状元,都是河南人。”周俊杰说,“第一届是米闹,第二届是吴行,第三届是陈花荣,第四届的冯印强,说是内蒙古的,其实只是在内蒙古上班,也是咱们河南人,曾经跟着我学习书法多年。”
中原书法之兴
跟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张海为首的几代人的组织运作有关
河南书法为什么能这么牛?
周俊杰说,这跟河南深厚的历史积淀、浓厚的书法情结以及几代书协领导人的得力组织和运作是分不开的。
历史积淀方面,不管是篆、隶、行、草、甲骨文,都跟河南渊源颇深。
大篆,也叫钟鼎文,我们河南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上有;小篆的创始人正是我们河南人李斯;楷书鼻祖钟繇,长葛人;魏碑主要保存于龙门一带;宋代的“苏黄米蔡”四大家,也多在国都开封一带活动;明末清初的王铎更是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上的另一个高峰。
而以张海为代表的几代书协领导人的组织、运作能力更是有目共睹。
“以前谢瑞阶、陈天然就经常为书协出主意、想办法。到了张海这届,开始了一种全新的运作方式,频频举办各种国家级大赛、书展,不仅历练了队伍,更是让书家队伍人才辈出。”
“曾有领导评价说,用对了一个张海,河南整个书法界就活了!”周俊杰也高度评价以张海为代表的第二代书协领导人。认为他们不仅组织能力强,而且艺术水平高,书风正。
中原书法之力
大尺幅的创作风格曾风靡全国,大活动、大展览开了全国先河
书法豫军在创作上的一枝独秀,又对中国书坛带来了哪些影响?
“尺幅变化上,就有很大影响。”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新闻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书法导报》总编辑王荣生说,过去书法作品都是挂在家里、放在案头赏玩,一般尺幅较小。
上世纪80年代,我们河南举行过很多国家级大展,不少人喜欢写大幅作品,“要求字要大,点捺要粗犷”,后来这个书风取向影响了很多人,日本人、我国的其他省份也开始这样搞。
“其实我们也是学明末清初的王铎。”王荣生说,王铎比较喜欢写大字,一般都是六尺、八尺左右。
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省书协主席宋华平则认为,河南书界开了全国搞大活动、大展览的先河。
“我记忆中,几乎所有全国的大活动河南都搞过一遍。很多书展或者单项赛事,都是河南先搞了,外省才开始搞。”
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搞大活动?宋华平说,只有搞大活动,才能拉练河南的书法队伍,才能激发更多人的书法热情,才能有更多河南作者获奖,才能彰显豪迈、大气的中原书风。
当然,各地多样的艺术风格也在影响、改变着“中原书风”。
“此次获兰亭奖艺术奖的吴行,就汲取了南方的文人风格,以小楷、行书见长,他的字一很正,二很典雅。”周俊杰评价说。
中原书法之价
势头不减,受经济等因素影响,销量方面略有下降
“这两年,虽然经济低迷,河南书法家的市场价格依然势头不减,只不过销量方面略有下降。”省收藏协会副秘书长安顺分析说,毕竟张海这个火车头还在,河南人频频获兰亭大奖,几个中坚力量也很厉害。
“以张海为例,2005年,他的作品大概3000元一平方尺,现在已经涨到5万元一平方尺。”
至于销量减少,一是受经济影响,人们虽然手里有钱,不再轻易出手;二是因为大家的品位提高了,不仅想要名家的作品,更想要精品,有了省级名家的作品,还想要国家级大师的作品,甚至古人的作品。
不过,跟外省市一些书画名家的作品相比,河南书画名家的作品,仍具收藏价值。
“因为我们跟陕西、浙江等地同一水平的作者相比,价格仍显得略低。尤其是画作,更具投资空间。”安顺说。
中原书法之谋
理论研究和学术是短板
未来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顶着书法强省的荣光,未来河南该何去何从?如何才能让书法豫军持续发力?
宋华平说,首先我们还是坚持以前的方针,继续举办大活动、提供大平台、营造大影响;再一个,做好书法培训工作和普及工作。
加大对优秀书家的奖励。“兰亭奖获奖者回来后,我们都会开专门的表彰会,一般中国书协奖励多少,我们也会奖励多少,算是对获奖者的一种激励。”
更加注重书法理论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宋华平说,这几年,跟江苏、浙江等地相比,这一块确实薄弱了。今后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尤其是要调动大专院校书法老师们的积极性。
“最近我们就搞了中原书风的研讨会,正在酝酿魏碑研讨会。”
郑州大学书法学系系主任、郑州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李放也认为,书法创作是河南的强项,但在理论研究和学术方面,河南与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相比,明显落后。
“学术是进行历史传承的必要条件,时代在发展,人们对书法队伍、书家的人文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全国中小学书法课程的开设,师资力量的强弱、学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省的人才储备以及后劲有多大。”
中原书法之魅
赢在搞活动,中原书法是外界
了解河南的一个文化标杆
河南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袁凯声认为,中原书法的崛起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
首先来自于河南深厚的文化积累;其次,得益于一批领军人物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再次,这几年我省文化强省氛围的营造。
中原书法的强大,又能为河南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崛起带来哪些启示?
“主要是一个标杆作用!通过一大批名家、名作,向国内外传递出我们河南文化大省的讯号。同时,也彰显了中原文化的厚重博大。”
宋华平则认为,河南书法之所以能在创作上一枝独秀,跟连续性的搞活动、搞大活动分不开。
“从张海主席开始,我们就特别注意搞各种各样的书法展览。”
为了保持活力,2010年,省书协又联系平顶山市,将第三届兰亭奖移至河南举办,当年,我省就创造了“艺术奖获奖作者31人,河南有11人”等4个全国第一。
在宋华平看来,书法艺术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彰显和传承,而且与文学、汉字等各方面紧密相连,代表的是一种“根文化”。
“书法豫军的崛起,必然会带来更多人对河南文化、河南文艺界的关注。在未来的经济发展格局中,这种软实力也必将发挥出更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中原书风”中原画派奏响时代强音!
“根植中原——宋华平书法作品展”昨日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
中国书协主席张海评价宋华平“作品气势磅礴,器宇宏大,是中原书风的典型代表”
昨日上午,由中国书协、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文化厅、郑州大学主办的“根植中原——宋华平书法作品展” 在河南省美术馆隆重开幕,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及来自省内和全国各地的书法同道、书法爱好者数百人冒着严寒参加了开幕式。此次展览共展出宋华平书法近作近百件,展览至1月13日结束。
开幕式上,宋华平还向省美术馆捐赠了大尺幅的代表性作品,并向驻马店一学校的贫困学生捐赠50万元。
记者 尚新娇/文 马健/图
中原书风的典型代表
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丰富多样,不仅有两米的巨幅,还有小巧精微的扇面。书法内容有历代经典的诗词,也有作者自己吟咏的佳作,既给人书法的享受,也给观众历史文化的陶冶。一位书法爱好者如此评价:“细观其书,举手投足间尽显飞扬之神采,笔锋所及处无不挥运之自如。”
中国书协张海主席说,经过多年的磨砺和经营,华平逐渐形成了自己凝练厚重、沉稳大气、雅正端方、雅俗共赏的风格特征。华平的字从传统中来,写得漂亮、端正、宏伟大气,非常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华平的大幅作品气势磅礴,器宇宏大,是中原书风的典型代表。
中国书协党组书记赵长青评论道:“在艺术上,宋华平以行草为专攻。数十年来临池不辍,担任河南书协主席以来更加努力。在河南这片书法沃土上,他承米芾之血脉,师王铎之筋骨,融会多家,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次展出的近百幅作品,大多都是他近期的力作,而且多为巨幅,体现了他的艺术追求和书法才能。”
将中国书法的传统精神与中原气象完美结合
宋华平现任河南省书协主席,也是当之无愧的河南书坛领军人物,在中国当代书坛也有广泛的影响。
宋华平的书风宗法王铎、二王、颜真卿、米芾等历代大家,风格雄健厚重,俊逸洒脱,一派正大气象,充满阳刚之美。在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那批书家中,宋华平以其对王铎书风的不懈坚守和深入挖掘,赢得了书界的广泛赞誉,张海主席对宋华平的书法成就给予很高的评价,称赞他是“写王铎的书家中获得成就比较突出的一位”。
同时,对近年河南书坛所取得的成就张海主席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从宋华平担任河南省书协主席以来,河南书法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在全国性的大展大赛中,入选和获奖人数,河南不但继续保持着领先地位,而且书坛新秀、青年才俊不断涌现,书法人才队伍越来越壮大,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与宋华平和以他为首的河南省书协主席团的领导是分不开的。华平在带领河南书法团队共创辉煌的同时,自己的书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分可喜可贺。”他还说,华平正当书法的盛年,他的书法还有提高的空间,相信他的个人风格还会继续深化丰富,在书法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书法评论家周俊杰说,宋华平的作品大气苍茫,将中国书法的传统精神与中原气象结合得很好。二三十年以来,宋华平作为河南书法的“大管家”,为河南书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河南书法界的福气。
创造出河南书法的时代强音
中原书法以海纳百川、融汇而不辞细流的精神,成就河南书法之“大”。在当代中国书法发展这部大书中,河南书法和“中原书风”占有着重要篇章。“墨海弄潮展”、“群众书法大赛”,以及先后在河南举办的200余次的各类大型展览、交流、研讨等活动,体现了河南书协及书法界颇具宏观思路而又高效、细致、务实的工作精神。
自2007年始,宋华平当选为河南省书协主席,被赋予更为重要的书法“岗位”和责任。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声音是,在这时间跨度长达30年持续不衰的一系列大事活动中,宋华平在组织与领导方面都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张海在对宋华平的书法寄予厚望的同时,也对河南书法满怀信心,他说,相信在善于做书法组织活动的华平的主持下,会创造出河南书法的时代强音,并沿着当代经典的路子走下去。
文化传真
我省设立报告文学大奖 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
昨日,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十周年庆典暨河南省首届报告文学大奖赛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成立十年来,创作成果丰硕,尤其是描写老英雄李文祥的报告文学《英雄不老》,先后获得2012年杜甫文学奖和2012年中国短篇报告文学一等奖的桂冠,使我省的报告文学在全国文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扩大了河南文学和中原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学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我省决定设立报告文学大奖。据悉,大奖赛每两年举办一届,以优秀短篇报告文学作品为评选对象,每届评选将从参赛作品中选出20篇提名奖,然后再从中评选出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
凡在中国内地正式报刊、出版社公开发表的短篇报告文学作品,均可申请参评。据悉,首届评奖对象是2012年至2013年两年的短篇报告文学作品,主办单位将组成权威的组委会和评委会,从中选出8篇优秀短篇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而这些获奖作品,将代表我省参加中国短篇报告文学的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