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河南汉刘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河南刘氏文化研究会 刘增智
河南地处中原,位于黄河中下游和洛水流域,有着六千年的文明史。这片土地孕育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曾经是“人祖”伏羲、炎帝、黄帝、颛顼和帝喾的活动区域,还是夏和商的国都所在地、政治与文化中心,“八大古都河南居半”。正是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催生了河南这个“姓氏的故乡”。徐光春书记在《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一书中指出:“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中华姓氏无论肇始与大量衍生都与中原关系密切。《中华姓氏大典》中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7个,占38%;在当今的300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占57%;在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与部分源头在河南,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是林、陈、郑、黄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其根均在河南……姓氏文化是河南独有的文化现象。”
刘姓是当今中国第四大姓,约占汉族人口的5.38%。自姓氏出现以来,刘姓人的足迹就遍布中原,现在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都分布有刘氏的墓冢、故居、纪念馆、祠堂等,形成了汉刘文化的自然宝库。汉刘者,以汉为显,以汉为荣,以汉为贵之创汉刘姓也。汉刘文化源远流长,河南境内的汉刘历史遗迹遍布各地,而且很多已被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荥阳的汉霸二王城遗址、荥阳的刘禹锡墓、禹州的后汉高祖刘知远墓、巩义的刘镇华庄园、开封的刘青霞故居、开封的刘少奇陈列馆、偃师的刘国故城遗址、洛阳的光武帝刘秀等11位东汉皇帝帝陵、焦作修武县的汉献帝禅陵、漯河临颍的受禅台遗址、商丘的梁园遗址、永城的汉高祖斩蛇碑、永城的西汉梁王墓群、周口项城的南顿故城遗址等。
最早的汉刘历史遗迹要追溯到距今约四千年的夏朝。在夏朝君主孔甲时期,刘姓的先祖刘累因善于豢龙而名闻天下。刘累起先居住在偃师,后来隐居到鲁山,死后葬于鲁山,现仍保存有刘累墓。1996年,在平顶山市鲁山县昭平湖风景区开始筹建刘累陵园。该陵园占地约10万平方米,主要有御龙广场、文化长廊、刘氏始祖殿、刘累墓、刘氏与龙文化碑林、世界刘氏纪念馆、世界刘氏会馆等。2004年,在这里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世界刘氏联谊大会,目前已成为众多世界刘姓向往的祭祖拜祖之地。
能与鲁山刘累陵园相提并论的另一处刘姓寻根遗址是河南偃师的刘国故城。该处遗址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1984年的全省文物普查时,偃师的文物工作者与洛阳的文物普查队在偃师市缑氏乡陶家村发现了刘国故城遗址。据实地考察,该遗址位于偃师市西南约10公里的万安山北麓,南望青罗山,北眺伊洛河,东濒济河,西邻涧河的支流小西河,东西北三面都是深约20余米的河沟,南面是一块开阔的山前缓坡地,坐落在天然形成的半岛上。据史料记载,刘康公是周顷王季子,于公元前599年前后受封,建立刘国。刘国自刘康公受宠立国,其后世的刘定公、刘献公、刘文公、刘桓公相继都居刘国。到刘桓公时,刘国失宠于周王,势力削弱,逐渐沦为一般的诸侯小国,在周王朝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周贞定王时期,刘国灭亡,共计立国142年。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大汉帝国称雄东方世界四个世纪,这是刘姓历史的辉煌时期。汉高祖刘邦芒砀山斩蛇起义,一直到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主要活动范围就在河南及其周边地区。西汉王朝剪除异姓诸侯王后,分封刘姓子孙到各地为王,其中分封到梁国的历代梁王在商丘一带也留下了诸多遗址、汉墓等。东汉时期的汉刘历史遗迹更是丰富,汉光武帝刘秀童年随父亲生活在项城,后来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河南成为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两千年后的今天,在民间仍然流传着许多有关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事。两汉时期的汉刘历史遗迹数不胜数,仅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几处,略窥一斑。
在黄河边上矗立着一座4米高的汉白玉石碑,碑身的正面篆体阴刻着“汉霸二王城”五个大字,背面记述着楚汉相争的历史,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的汉王城、霸王城所在地。汉霸二王城遗址位于荥阳市东北20公里的广武山上,距离郑州45公里。1986年7月被河南省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元前203年,刘邦趁项羽东击彭越的机会,夺取成皋,屯兵鸿沟西,据险扎营,阻击项羽。项羽听说成皋失守,急忙回军,屯兵鸿沟东,和汉军相峙。刘、项两军相持数月,最终迫使项羽接受汉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西为汉,东为楚。此后项羽依约东还,刘邦用张良、陈平之谋,毁约越过鸿沟,围剿楚军,终逼项羽自刎于垓下。后人把刘邦、项羽据守的营垒分别称为汉王城、霸王城,楚汉的界河流入中国象棋,成为棋盘中间的一道“楚河汉界”。
汉高祖斩蛇处位于商丘市永城城北的芒砀山南麓。《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率众“夜经泽中……前有大蛇当径,众人愿还,高祖乃前,拔剑击斩蛇。”为纪念先帝,汉文帝时在芒砀山紫气岩前建了高祖庙,并在庙前立了汉高祖斩蛇碑。《永城县志》载:“汉高祖庙址,在芒砀紫气岩前,文帝时立庙,绘帝像列功臣于其侧。……汉高祖斩蛇处在庙前大泽此畔。”但庙与碑早已不存。后来,明代在原碑处重立一碑。碑额书“日月”和“汉高斩蛇之处”几个大字。1982年,因碑文残缺不全,又仿照原碑重立新碑。为保护新碑,还建有高4.2米的仿古六角亭。近些年,新石碑在夜间灯光的照耀下,会幻化出一尊金灿灿的帝王形象,头戴皇冠,身穿龙袍,腰束玉带,足登高靴,一手捋须,一手按剑,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仿佛汉高祖刘邦再现。斩蛇碑的奇观令人惊叹,轰动四海。中央居委副主席张震观后题词:“芒砀古迹罕见,奇观名扬天下。” 2005年,永城市人民政府在“汉高祖斩蛇处”建立一座展现汉文化的园林,名汉兴源。
西汉梁王墓群位于商丘市永城北约30公里的芒砀山上,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王墓群陵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目前已发现大中型汉墓21座、陪葬坑6处、陵园2处、寝园1处,小型土坑墓数百座,主要有梁孝王墓、李王后墓、梁共王墓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梁共王刘买墓内的彩色壁画,由青龙、白虎、朱雀、怪兽、灵芝、云朵及菱形装饰图案组成,底色以朱红为主,总面积约26平方米,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较好、级别最高的彩色壁画。西汉梁王墓群的发掘填补了有关西汉梁国历史研究上的空白,也为研究汉代政治、经济、军事、兵器、科学艺术、工艺水平、礼仪制度、丧葬制度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
梁园遗址位于商丘市梁园区东6公里与虞城交界处,方圆数十里,为西汉梁孝王刘武修建的皇家花园,又名东苑、兔苑、修竹院。据《史记·梁孝王世家》记载,梁孝王刘武,孝文帝刘恒之子,孝景帝刘启之胞弟,窦太后之爱子。公元前168年,刘武徙封梁王,都睢阳(今河南商丘)。梁国北到泰山,西至高阳,40余城,皆多为大县,居天下膏腴之地。其府库金钱近百亿,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于是梁孝王大兴土木,“筑东苑,方三百里。”梁园规模庞大,建筑豪华,风景绮丽。两千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梁园遗址所存遗迹甚少,有睢阳城旧址和清凉寺、平台寺、三陵台等遗址。
南顿故城位于周口市项城南顿镇谷河岸边,紧邻项城市区,是公元前1005年西周分封的顿子国都邑。秦并天下置南顿郡,西汉高祖始置南顿县延至东汉末年,明初并入项城县。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父亲刘钦曾任南顿县令,刘秀少年随父亲在南顿生活。据传,在刘秀光复汉室的战争中,曾被王莽的军队追赶,小鬼连夜筑城保护刘秀,故南顿故城又称“鬼修城”。刘秀称帝后,于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移驾南顿,下旨免南顿县二年田租。南顿人民感念刘秀恩泽,筑光武台举城欢庆,并在光武台上建起光武庙。自东汉至民国近两千年,光武庙历遭兵燹,毁而复之,香火不衰。至今还留有南海大寺、天爷阁等古建筑群及光武台、饮马池、搬倒井、鹿苑寺、古汉槐、鬼修城等文化景点。1987年,南顿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汉十二座帝陵,除汉献帝的禅陵在河内郡山阳(今焦作修武县)外,其他十一座帝陵均在都城洛阳附近。经考古工作者数十年的勘查考证,确定东汉帝陵分布于洛阳汉魏故城的西北和东南两个地区。陵墓在西北者,应在邙山之上,即今洛阳西北的孟津县东,北起新庄、南到平乐的洛孟公路一线,分布有光武帝原陵、安帝恭陵、顺帝宪陵、冲帝怀陵、灵帝文陵。陵墓在东南者,当在洛河以南,即今洛阳东南的偃师县大口和高龙乡一带,分布有明帝显节陵、和帝慎陵、章帝敬陵、殇帝康陵、质帝静陵、桓帝定陵。由于洛阳建都朝代较多,洛阳附近特别是邙山一带大冢林立,再加之年深日久,世道沧桑,陵园化为废墟,陵墓标识尽失,以及后代的妄加推测,致使诸陵多张冠李戴,以讹传讹,造成重重疑案。关于东汉诸帝陵的具体位置,还有待考古工作中的不断发现来证实,现在大体上能确定位置的只有光武帝的原陵。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原陵位于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附近,南依邙山,北濒黄河。原陵墓冢为圆形夯土丘,高20米,周长500米,宛若小山。墓前有一通高达3米的石碑,为清乾隆年间河南知府张松林所立,上书:“东汉中兴世祖光武皇帝陵”。陵园呈方形,原有夯土垒筑的垣墙,中设门阙,自墓冢至门阙的神道两侧,原有石刻群,现均已无存。《孟津县志》云:“陵园里有古柏三千余株,为唐人所植。”现仍古柏参天。陵园西侧有光武祠,祠前甬道两旁有28株巨型古柏,人称象征光武中兴的28员宿将。祠前有许多碑碣,时代最早者为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的“新修后汉光武皇帝祠碑”,记载了宋初重修光武帝祠的事迹。
东汉最后一位皇帝献帝刘协的禅陵位于焦作市修武县方庄镇古汉村。禅陵现为一座半圆形夯土坟丘,高约7米,周长250余米。在陵的东南80米,东北103米处各有一座小墓冢,相传为汉献帝之孙刘康、曾孙刘瑾之墓。陵前有清代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河北镇总兵方城王晋立“汉献帝陵寝”碑。陵墓东侧有一座低矮的小山丘,称古汉山,其上建有汉献帝庙。1963年,修武县人民委员会公布禅陵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受禅台位于漯河市临颍县繁城镇,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在此被迫逊位于曹丕,结束了大汉王朝四百年的历史。受禅台经千余年风雨侵蚀,现仅存高约10米、底周长约250米的台基。受禅台的北面有明代所建汉献帝庙,著名的“受禅表”与“公卿将军上尊号奏”两通碑立在前殿的左右两侧。“受禅表”的碑文叙述汉献帝禅位于魏王曹丕的经过;“上尊号奏”的碑文记载了公卿大臣劝曹丕接受献帝的禅让,即皇帝位以顺“天意”,又称“劝进碑”。此两通碑由司空王朗撰文,尚书梁鹄手书,侍中钟繇镌字,谓之三绝,即文表绝,书法绝,镌刻绝。受禅台和三绝碑,1964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代以后,刘姓人昔日高贵无比的皇族威风不再,但刘姓子孙在各个朝代依然尽显英雄本色,顽强地生存,施展各自的才能。这段历史时期,河南境内的汉刘历史遗迹主要有唐代荥阳的刘禹锡墓,五代十国时期禹州的后汉高祖刘知远墓,近代巩义的刘镇华庄园,开封的刘青霞故居、刘少奇陈列馆等。
刘禹锡墓位于荥阳市城东豫龙镇狼窝刘村南高地上,古称檀山。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贞元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集贤直学士,检校礼部尚书等。刘禹锡墓北望广武山脉,西据天险虎牢,南依嵩山余脉,东临潺潺荥水。据《新唐书》记载:“七代祖先,迁洛阳,为北部都昌人,坟墓在洛北山。后因其地狭不可依,乃葬荥阳檀山原。”现在的刘禹锡墓为圆形土冢,坐北朝南,东西约7.8米,南北约6.6米,高约7米,周长约20米,是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后汉高祖刘知远墓,位于禹州市西北30公里柏嘴山下的苌庄乡柏村。刘知远是五代时期后汉王朝的建立者。公元947年,在太原称帝,同年在开封改国号为“大汉”,史称后汉。后汉高祖刘知远在位不足一年病逝,安葬在睿陵。刘知远睿陵坐北朝南,呈覆碗状,现在高约9米,占地约300平方米。四周原设12台官,墓前神道两侧有石佣、石兽组成的仪仗,长达300余米,可惜现在几乎不存。该墓为研究后汉历史和帝王葬俗提供了实物资料,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镇华庄园位于郑州巩义市东北15公里的河洛镇神北村。刘镇华早年曾参加同盟会,进行反清活动,后靠镇嵩军起家,任镇嵩军司令。民国时期,先后任陕西、安徽两省督军和省政府主席。刘镇华庄园坐北朝南,依神都山自然地势,将建筑错落有致地分为三层,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有六个院落,石砌窟洞30孔,楼房210间,瓦房30间,规模宏大,富丽豪华。该庄园是一处典型的地主庄园和大官僚别墅,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缩影,对研究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和建筑有重要的价值。1987年,刘镇华庄园被公布为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刘镇华庄园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青霞故居有两处,一处位于开封市北土街刘家胡同,一处位于开封尉氏县城。2006年,这两处故居合并申报,被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青霞,原名马青霞,嫁给河南省第一富户尉氏县刘耀德为妻,婚后七年丈夫病故。她仗义疏财,捐良田1500亩,创立“刘氏义庄”,用以赈济灾民。辛亥革命时期与秋瑾齐名,有“南秋北刘”之称。开封刘家胡同的刘青霞故居始建于清光绪六年,占地面积900多平方米,东院、西院共有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房间70余间,为典型的三进四合院落。尉氏县的刘青霞故居,原名师古堂,是一座奢华、雄伟的大型四合式建筑群,占地1.27万平方米,有房300余间。几经风雨,如今只有35间房屋基本完好。刘青霞故居是清末民初典型的北方民居四合院建筑,具有较高史料和建筑艺术价值。
刘少奇开封陈列馆,即刘少奇逝世处,位于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北土街路西,是一处建筑风格独特的院落。该院落坐西朝东,青砖高墙,由东西南北、互相垂直、联成一体的四座三层楼组成。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于1969年11月12日凌晨在这里含冤逝世,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为缅怀刘少奇同志,在他逝世的旧址建立了刘少奇纪念馆。纪念馆大门上是薄一波题写的“刘少奇开封陈列馆”。2005年,刘少奇陈列馆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述是我们依据史料记载并实地考察过的十几处汉刘历史遗迹、遗址,且大多已经被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给保护起来,然而我们河南境内还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汉刘历史遗迹、遗址没有被重视,如荥阳境内高祖被围纪信舍身相救的“荥阳古城遗址”、汉高祖获救的“孤柏渡遗址”,孟州的“刘秀行宫”及孟州明清宗祠、巩义清代刘氏宗祠、焦作明代宗祠等难以统计的汉刘历史文化遗产遍布河南境内各地市县。对于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因为这些遗产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实物遗存,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本质属性,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现存的这些历史遗迹,历经人间和自然的无数次劫难,是我们祖辈一代又一代付出巨大代价后留存下来的,来之不易。保护好这些珍贵遗迹,使之世代传承,是我们应尽的历史责任。
既然河南境内有如此众多的汉刘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河南刘氏文化研究会,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全力以赴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合理利用。作为刘氏族人,我们要为抢救这些文化遗产出资出力,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当然,保护开发历史文化遗产是社会问题,也是一门学科,不仅要有热心、有热情,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依照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合理保护开发。下面谈几点意见:
一、全社会重视,举多方之力。保护开发汉刘文化遗产是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应该全社会重视。政府、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各尽其责,各尽其力,充分发挥各组织的主动性和优势,联合协作,多方受益,如平顶山的刘累陵园就是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政府投资大环境建设,企业投入大基础建设,世界刘氏宗亲投入近两千万元进行文化项目的建设和开发,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商丘永城芒砀山汉文化景区投入几亿资金进行保护开发,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洛阳孟津的光武帝刘秀陵园在汉文化保护与开发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且有新的保护开发建设规划和设想。今年12月将在刘秀陵园举办“世界华人祭拜汉光武帝刘秀活动暨东汉文化研讨会”,对政府这一活动,我们坚决支持,全力配合。
二、严格依法,科学而为。我们应该清楚意识到,汉刘文化遗产不仅是刘姓的,更是全社会的,因而在保护与开发问题上要严格依法,科学而为。如新郑刘全墓,属明代所建的刘氏坟茔,占地130多亩,规模较大。在保护方面,新郑刘永禄等人就坚持严格依法,科学而为的原则办事,向政府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很快被新郑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全省各地开了好头,树立了榜样。
三、长远规划,合理利用。在汉刘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方面,我们除了严格依法之外,还有一个科学方法问题,那就是要有长远规划,合理利用。前面我们谈到的永城芒砀山汉文化景区、平顶山刘累陵园都是有较好长远规划合理利用的典型,孟津光武帝陵园、项城南顿故城均在制定宏伟长期久远的规划,登封、禹州境内的刘知远墓及汉墓群也正筹备着长远的保护开发规划,登封刘占宽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今后各地市也应在保护开发汉刘文化工作方面向以上几个地方学习,我们坚决反对那些不合理、不科学、无长远规划的破坏性开发,因为那些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毁灭,是犯罪。
四、抢救汉刘文化遗产,肩负历史使命。汉刘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珍宝,随着历史的进程,有许多正在承受着自然的打击,有许多正在忍受着人为的破坏,有许多正在逐渐消逝,有许多已荡然无存……我们要迅速行动起来,抢救保护汉刘文化遗产,让这些民族文化精华得以长存,服务于我们这个和谐的社会。我们肩负历史使命,要以我们的热心、爱心、诚心、决心、信心,出钱出力,为保护汉刘文化遗产打造河南文化强省而贡献出我们应有的力量。